· 会员中心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您现在的位置: 18luck新利PT游戏厅  > 学科资源 > 历史 > 论文 > 正文 今天是:
   最新热门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合作式探究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
心系学生  创有效课堂
对历史情境导入方式的几点思量
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合作探究的有…
不要漠视历史试卷的创新           
不要漠视历史试卷的创新
作者:朱水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24 16:51:52

不要漠视历史试卷的创新  

无锡市堰桥中学  朱水强  

     作为历史教师,除了要弄清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外,还应当重视历史试卷的改革和创新,放弃原来比较陈旧的试卷模式,从历史试卷的栏目设置、素材选用、语言使用、内容考查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革新,切实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最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及领会历史试卷改革创新的真正价值所在  

   关键词 新课程      历史试卷     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道出了创新对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现如今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将创新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怎样去认识新课程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和实质,简单地讲就是在思想上充分解放学生,给学生应有的自由,展现学生个人的特长和智慧;在行动上,学习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新式的教学方法、传递全新的思维理念等方面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要漠视了对历史教学与学习效果起辅助和检测作用的历史试卷进行应有的革新。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平时的检测过程中将历史试卷进行了一些调整和革新。下面我们将这些初步的尝试归纳起来,提出几点初浅的想法和值得探究的思路,旨在与大家共勉。  

第一、栏目设置要丰富多彩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体现一种创新的意识。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只有让实践者能够充分地注意它,认识它。心理学上曾经阐述过这样类似的观点,“人们对刺激物的注意程度大小取决于刺激物自身新异性的程度”。“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历史试卷栏目设计上要有所突破和创新。新课程改革之前,历史试卷上的栏目比较呆板单一,一般就是“选择题”(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单项和多项选择并存)、“材料解析题”、“填空题”、“问答题”、“列举题”等形式,长时间一成不变,没有太多的新鲜感,激不起学生太多的注意。新课改实施之后,历史教师不妨尝试对试卷栏目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动,打破原有题型泾渭分明的格调,将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等几种题型进行混编,然后设置了一些栏目,比如“综合分析挑战自我”,“联想+探究=成功”、“1+1> 2 。还可以根据考查对象来设置栏目,比如:“时事焦点 点化人生”、“笔随心舞 唯我独特”、“歌声寻史、史海拾贝”、“名言立志 学以致用”、“畅所欲言 遨游史海”、“短信笑话 乐中思史”、“以史为鉴 服务未来”等等。  

第二、素材选用要不拘一格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一个人自己最好的老师”。事实上,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渴求来自于自身对它的兴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这样的观点也应当能够在历史试卷中有所体现。新课改实施之前,试卷的编写所选材料一般来自课本或者一些档案资料以及新闻报道等等,一定程度上政治色彩比较浓,给人一种平淡甚至压抑之感。这样的试卷体现不出太多的新意,更看不到时代的特征,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对素材选用就应当不拘一格,灵活运用。试卷编写过程中可以用对联、歌词、手机短信、歇后语、笑话、谜语、QQ信息、漫画、新闻等素材引出考查内容,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答题。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曾经作了这样的尝试。比如:在考查中华民国以及袁世凯方面的史实时,我们用一副对联作为题引,上联“中华民国”,下联“袁世凯”,表达的深刻寓意是袁世凯对不住中华民国,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在考查抗战期间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的艰苦斗争时,我们用一则一语双关的手机短信来处理,“一位姓 黄的 先生对革命先烈特别崇拜,故把儿子的名字取为‘军’。一天送儿子去上学,在公交站台等车。忽见八路公交车开来, 黄 先生冲儿子大喊:‘黄(皇)军快跑,八路来了’。” 在考查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时,我们用带有幽默性的歇后语作了题目的引言,“孔子挂腰刀——文武双全”。  

第三、语言使用要体现人性化  

语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心灵。心灵美不美主要取决于语言使用是否具有人性化。作为老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应充分使用人性化语言,但在历史考试中怎样来实施呢?这只能从历史试卷的设计上下工夫。我们平时接触过大量历史试卷,语言基本上都很简炼,不足之处有些语言略带有命令的色彩,比如用“写出”“列出”“概括”“分析”等词语,缺乏一定的鼓励和协商的意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很高。对老师来讲,有一点必须改变自己原有那种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观念,充分体现平等、爱护、关心、民主等氛围。为了服务于这个目标,教师在编写试卷时要重视语言的灵活使用,让语言起到鼓励学生、激励学生、调动学生解题欲望和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育的人性化。我们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为学生加把油,我相信效果会大不相同的。试卷中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这样的题目想试一试吗?”“我相信你,你一定能行!”“睁开你的慧眼,拿出你的勇气,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准备好了吗?”“我不相信它能难倒你,使出你的真本领来,我会为你鼓掌!”等。  

第四、内容考查要体现历史教育的价值  

在平时的教学中常有这样的问题萦绕心头,就是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也许有人并不太关心这个,认为只要教好书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有学者认为: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是塑造灵魂,塑造精神,塑造信仰,而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传递。我同意这样的观点,同时我还认为学生应通过历史教育具备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一种坚定的信念,并利用这种信念和所学历史知识来为现实社会服务,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以此推动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世界观就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克鲁捷茨基指出:“如果信念形成为某种系统,它们就变成了人的世界观。” 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同时在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试卷中也应当有所体现。比如:在试卷中我们曾设计这样的一些题目:其一、“有研究中日关系史的专家用‘寒冰’来形容当前的中日关系,请用你所学过的和你所了解的知识来回答,是什么因素导致当前中日关系如此微妙和紧张?可以从历史和现实因素来畅所欲言。如果你是中国国家领导人,你将怎样处理这种关系呢?如果你是中国的一位普通民众,你有何想法?”其二、“新华社曾经报道,日本联合德国、印度和巴西等几个国家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增加常任理事国的数量。面对这种局面,作为一个中国人,从中国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和平发展的角度,对以日本为首的四国提出的“增常”要求,你持什么态度?如果同意他们的要求,你认为要对日本和德国这些国家进行怎样的限制?”  

总的来说,新课程的实施带动了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而历史试卷的革新可谓一件新事物。新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它的成功可能不会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顺利,但这又有何妨呢?我们都知道,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规律的,促进社会发展的新事物前途都是光明的。历史试卷的革新如果没有一丝的困难,怎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呢?正如歌词所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亦如尼采所说:“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

   

参考文献  

① 何东亮 丁瑜 主编《师范教育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49  

② 转引自 叶奕乾 祝蓓里 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49  

③ 转引自 叶奕乾 祝蓓里 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56  

文章录入:周玉梅    责任编辑:徐宪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无锡市堰桥中学